春水煎新绿,夏荫煮沉香。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松桃生态茶园内清香四溢,游客和茶农穿行其间,观光打卡,择茶入篮。“我们驾车从国道上来的,开车路过正大镇,看到路边的茶园很壮观,就下车来游玩,顺便买点春茶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尝尝鲜。”湖南游客张先生说。
镇上的正大茶叶销售店老板忙得脚不沾地,“今年开春之后气候不错,茶叶的品质很高,茶香汤亮,我们年前和快递方谈了合作,制好的茶都是迅速打包,加急发送,做生意嘛,产品优质不说,服务也必须到位。”
松桃作为武陵山脉老茶区,主要生产绿茶、黑茶、红茶和少量白茶,今年茶叶总产量预计达到1.68万吨、茶叶总产值18.67亿元。“茶香也怕巷子深,过去交通不发达,鲜茶叶要绕行3小时以上才能运到铜仁市加工,外地客商因为交通成本高,不愿意来收购,茶农大多依赖低价批发赚点零钱。”松桃武陵源苗王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交通便利后,松桃县的茶产业开始规模化发展,茶叶销售也从“小零钱”变成“大利润”了。
近年来,铜仁公路管理局松桃公路管理段依托武陵山区的生态资源与苗族文化底蕴,以“修一条路、兴一片茶、活一方旅游”为核心理念,通过公路网络串联茶园基地、苗族景点等重要节点,构建“以路促茶、以茶带旅、以旅富民”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探索山区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交通干线升级、毛细血管畅通,吸引铜仁贵茶集团等企业纷纷进驻松桃,形成了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大镇、盘石镇、乌罗镇等茶叶主产区,依托公路网络实现快速集散,形成“上午采茶、下午加工、次日发货、三日内送达”的“冷链直达”高效物流,鲜叶运输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物流成本下降50%。
铜仁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亚兵介绍,242国道沿途有继梅葡萄园、正大茶园等大型产业园区,352国道串联了黔东草海、潜龙洞、红石林等旅游景点。去年年底,松桃公路管理段对242国道、352国道相关路段实施路面修复养护工程,更好服务地方农业、旅游业、制造业等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