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虽已接近尾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台风“杨柳”深入华南内陆后给多地带来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突出“响应、巡查、管控”,做到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同时全力抓好下半年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针对性开展“回头看”,尽最大努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必要时采取“关停撤”刚性措施
云南的雨季将持续到10月底,8月降水强度较大,多地易出现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天气。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将针对橙色、红色气象预警加强会商研判,对受影响路段果断采取管控措施,聚焦高风险路段、地质灾害点,进一步强化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大下坡路段、临江沿河、高填深挖、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及重点时段监测调度,严防雨中、雨后灾害事故发生;加强港口码头、内河渡口等重点部位和客渡船、无动力船等重点船舶安全管控,全面落实直达一线的预警发布和“叫应”机制。
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安徽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安徽省交通运输系统将针对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进一步深化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合作,加强区域性、短临性预报预警,及时启动防御响应,确保及时精准高效应对突发灾害事件;在重点时段,建立重大危险源提级管控清单,强化分级包保、驻点盯守等措施落实,全力保障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做到“调度跟着风险走”,强化重点时段、关键部位驻点驻守,必要时采取“关停撤”等刚性措施,严防灾害事故发生;加强干涉雷达、卫星遥感等技术应用,加密公路视频巡查频次,实现较高以上风险路段单元视频监控全覆盖。
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之责,重于泰山。今年以来,全行业深入开展汛期暑期交通运输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吸取事故教训,全面强化内河客渡运安全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接来下来的4个多月,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将着力抓好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和闭环整改,持续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国省道平交路口处多了一批“电子哨兵”,可以通过声、光、电主动预警的方式,提升路口安全感知能力。宛城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在平交路口处首批加装了18处“预警哨兵系统”、第二批加装了12处“雷达测速系统”,织密安全防线。
下半年,河南交通将持续开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会同公安部门年度排查整治不少于6000个存在安全隐患的一般平交路口和不少于700个发生过伤亡交通事故的重点隐患平交路口;拓展省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动态监控升级全覆盖,加快普货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推广应用,强化普货车辆动态监管,遏制事故多发态势。
为解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今年以来,安徽交通组织全省开展367场安全教育培训,覆盖企业1.4万家次、从业人员5.1万人次,指导帮扶企业1109家次,着力提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隐患自查自改能力。
下半年,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将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全省370余家道路客运企业、270余家港口企业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评估和指导帮扶,11月底前完成入企评估帮扶工作并及时出具企业评估报告,督促企业强化隐患问题闭环整改,举一反三优化行业安全监管举措。